16.唐家大忠臣

一秒記住【

WWW.81ZW.Cm

先是永王在占據江陵後,招募數萬軍隊沿長江而下,以“東巡”名義到處奪取地盤。

肅宗皇帝當然不能忍受,他讓第五琦當租庸使、鹽鐵使,就是要在東南和永王爭奪東南的財賦,這可是命根子所在,落在親弟弟手裡可比落在安史叛軍手裡更加可怕。此外,在軍事上肅宗專門新立了淮西、淮南、江東三個方鎮,以來瑱、高適、韋陟任之,對永王進行圍追堵截,永王當時正向著天下最為豐饒的廣陵也就是揚州進軍(揚州是個好地方,有王氣!),結果最終因部下的背離而敗亡。

而豐王李珙,雖然也被父親授數鎮的節度使,可並未像永王那樣實際出閣赴鎮。但廣德年間西蕃攻陷長安,代宗皇帝出逃陝州,長安城內的將軍王懷忠劫了十王宅諸王向西跑,豐王也在其中,乾嘛?去投奔西蕃,途中王懷忠要擁戴的就是豐王李珙,結果半路上遇到準備救駕的郭子儀攔截,王懷忠就對郭喊到:“皇帝現在東遷,不知死活,國不可一日無君,不如元帥您奉豐王為新主。”

這豐王大概在十王宅裡被養傻了,忘記自己不過是王懷忠手裡的一個傀儡,在郭子儀冇來得及回答時,就對他喊道:“郭令公你到底什麼想法啊,你—為—什—麼—不說話?”一副急匆匆趕著登基的模樣。

郭子儀的想法很簡單:讓手下把豐王給“保護”著,送去了陝州代宗駐蹕處。

隨後代宗皇帝立刻把自己的“珙二十六叔”給賜死掉了。

所以朱泚提醒高嶽,彆忘記永王和豐王的教訓,這李家人的父子兄弟間,就和我朱家兄弟一樣,哪有什麼孝愛恭悌可言?你讓舒王真的出鎮涇原,會不會踩到皇帝的禁忌雷區?

“我怎麼不知道呢?我族祖父渤海公(高適)可是首任淮南節度使,他能坐鎮揚州這麼富含王氣的地方,可不就是永王叛亂的結果!”高嶽如此想到,可他胸有成竹,對朱泚說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天下方鎮如梁崇義、李正己、李寶臣、田悅等,都擁兵自重,不服朝廷,怎如節下忠公體國?而陛下尋訪沈太後也好,收養舒王也好(舒王本是李適死去兄長之子),都是要重振李唐皇室的威信,這是件好事啊!皇帝之所以授舒王為涇原節度使,就是有這種心思在內,我們當臣子的,怎可不察聖心?”

不過讓舒王出閣鎮涇原,我高嶽可冇說過,也不可能自己上奏疏。所以,這個奏疏就得讓朱遂寧你親手來起草。

因現任節度使有權力推舉下任。

朱泚支支吾吾,雖有些心動,但又不太敢。

旁邊韋皋就提個建議:“既然行軍司馬蔡廷玉對朝廷忠心耿耿,不妨讓他來寫(bei)這(zhe)道(kou)奏(da)疏(guo)好了。”

如舒王真的來鎮涇原,高嶽主動請纓,“鄙夫會好好輔佐招待舒王殿下的,鮮衣怒馬,飛鷹走狗,畋獵遊樂,保證舒王樂不思京。這樣節下在鳳翔府,有高三、韋三在,如同節下的雙眼雙腕,不等於同時擁有涇原一樣?”

當然高嶽隱含的條件是:

作為交換,這屠平慶州野雞羌的事,朱泚您彆多嘴,並且要上疏替我遮瞞。

接著三人都感動莫名,“高三、韋三,此等情誼,不管以後身處天涯海角,不可忘,更不可背也!”朱泚眼中滿是淚水,端起酒盅——一杯敬韋城武,一杯敬高逸崧。

“朱郎切莫如此,此後明裡我等是節帥、僚佐,私下地都是兄弟。”高嶽、韋皋也當即表態。

朱泚心中安穩下來:

韋皋之前走投無路,是我讓他在鳳翔軍府裡任職發達的。

高嶽,我和他泰山崔寧有交情,現在待他也不薄。

將來他倆發達,應該也不會忘記我的恩情。

至於朱滔那小子,他根本都不能算是我兄弟,早晚得找他算賬。

然而很快,鳳翔府城郊外的百通坊,韋皋的宅第當中,高嶽和韋皋又在夜中對“忠臣”的定義進行了番深入探討。

“河朔要大亂了!”韋皋敏銳地察覺到。

成德軍節度使李寶臣的病情大家都曉得,而高嶽則也瞭解到,今年防秋的士兵正陸續往回調動,似乎準備著要應付關東隨時可能出現的危局。

“豈止是河朔,淄青、淮西、山南東道,都要牽扯其中,山南的梁崇義可能是首次發難者,隨後各個方鎮都要捲進去。”

“那朱泚?”韋皋問到。

“李寶臣一死,幽州節度使朱滔怎能不捲入其中,而朱泚又怎能得免?”高嶽皺著眉頭,手扶下頷,“我曾寫過篇策文,這群方鎮平日裡一盤散沙,可一旦遇到朝廷削藩,必定串聯膠固,陛下操之過急......”

可“操之過急”剛說出口,高嶽就意識到,曆史進程是環環相扣的。

他在楊炎虎口下保住劉晏,可代價是盧杞更為快速的上位,而盧杞上位是肯定要陷楊炎的。

楊炎一旦傾覆,和盧杞互相勾結的淮西李希烈便會立刻得到詔令,前去討伐山南東道的梁崇義。

這種進程,他如今很難改變,隻能順勢而為。

“朱泚是忠臣嗎?”

麵對高嶽的疑問,韋皋搖頭表示否認。

“那我倆對唐家是忠臣嗎?”

韋皋點頭,意思是我倆當然是最忠的忠臣。

“然則忠臣無權,也不過是宮中鐘磬,徒具空響而已。故而身為最忠的忠臣,可不能口頭上說說,那樣和桐中鳳冇啥區彆,隻有依附奸臣、逆臣,成長為個有權有兵的忠臣,纔是真正的王道啊!世間的事,真的是詭譎得很。”

可高嶽的這番話雖然拗口,韋皋卻完全能領會,“逸崧說得是,身為忠臣,若聖主不知其忠,與草木同朽,豈不痛哉?”

所以高嶽內心裡開始懷疑,能和自己同道的,怎麼好像都是奸臣,或者權臣。

而後兩人策劃,先幫朱泚固權,趁機排擠掉蔡廷玉、朱體微,占據更大更多的資本,隨後擇機而動,定要風風光光成為大唐的“頭號忠臣”。

數日後,朱泚則找到行軍司馬蔡廷玉,說出想要上奏朝廷,讓舒王實鎮涇原的念頭。

http://m.81Z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