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捷報頻傳

--

《寶蓮燈》的故事,並不複雜,易於理解,老少皆宜。

這也是它當年為什麼火爆的原因。

藝術作品,隻要抓住一類人的喜好,就能火。

抓住好幾類人的喜好,就能爆出。

唐昊的敘述條例清晰,主線明確,兼具趣味性與故事性。

一時之間,辦公室內的一幫人都聽呆了,光是這個故事大綱就極有吸引力了,要是變成完整的故事,再拍成電視劇,不知道效果會有多好?

章洋這個搞娛樂的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將這些付諸行動了。

“那演員呢?”

她難掩心中激動,“我們請誰來演?請大明星肯定冇有那麼多預算,請新人的話,萬一炸了怎麼辦?”

“我心目中已經有人選了,這一點章總不必擔心。

”唐昊笑道,“至於資金方麵,你也大可放心,以我們現在的體量,完全冇問題。

“太好了……”

章洋當場激動地拍著大腿,“唐總!我現在想來,我之前是多麼可笑,您這裡簡直有寶藏啊,我以後得多來取取經。

“歡迎。

唐昊麵帶笑意,與她熱情寒暄,“不過目前我們該做的事兒,是不是得給阿倫發首歌啊?”

“唐總,其實,我比你還急。

一語至此,章洋有些艱澀地道,“不過阿倫太小了吧?才十五歲,這個節骨眼就發歌,會不會有點?”

“嗯,這個問題我也考慮到了……”

以前的童星,都是從影視劇中出來的,歌手反而很少,但這未必不是一個機會。

不過,他還有另一個擔心。

一旦歌曲火了,阿倫這邊肯定會賺到很多錢,從而徹底地改善目前的生活,一旦他冇了那種苦難生活的熏陶,會不會對他以後的創作能力,產生影響?

但如果不讓他唱,換了彆人,唐昊又有些捨不得,畢竟這些歌曲,都是偶像的,他等於‘剽竊’。

雖然,冇人知道,可他心理過意不去。

唐昊與章洋交流了一下目前的困境,雙方交換意見,你來我往,最終達成了一個共同的想法。

“我們隻能限製阿倫了……”章洋無奈地道,“不過這事兒,得讓他和他的家長同意。

畢竟,孩子火了,公司卻不給錢,這容易讓人誤會。

“行吧,我回去之後,跟他們商量一下。

唐昊起身,做了最後的總結,“章總,你那邊得馬上準備相關程式,一旦準備就緒,我想讓這首歌馬上麵試。

“冇問題。

這場交鋒,以美滿的結局告終。

但真正的考驗,現在纔是開始。

十年後的歌曲,能不能在這個年代火起來?一切還都是未知數。

另一方麵,海馬娛樂方麵徹底昊天控股集團交接,由集團方麵成立了娛樂部,由章洋任經理,魏穎任副經理,全權負責公司的娛樂戰略問題,至於先前海馬娛樂的人員安排,全部經由他們自主安排,無需向總公司報備。

而唐昊正常進行一場難受的說服。

“葉女士……事情大概就是這個事情。

”他解釋完了所有可能性,並講明瞭其中的利害關係,“聽起來,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很為難,但公司並不是要貪墨你們的錢,而是想要給阿倫一個更好的環境,您放心,咱們可以簽訂合約。

“阿倫應得的錢,在他二十歲之後,都會一併給他。

“唐老闆……”

葉女士忽然叫住了他,真誠地道,“其實,您不用跟我們解釋這麼多,你的苦心我都明白,如果阿倫以後真會出息,為你賺錢是必須的,不然,冇有你,哪有他的以後啊?您其實冇有必要為了這種事而煩惱,您放心,阿倫這邊我把關,我絕對會讓他按照我們的預期走下去。

“哈哈……”

唐昊一陣眼眶濕潤,不由地對她豎起了大拇指,“葉女士,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您這種母親,真是阿倫的福氣啊!那事情咱們就這麼定了,這兩天,我會安排阿倫去錄歌,咱們算是讓他正式出道了。

“好。

葉女士激動地抓了唐昊的手,熱淚盈眶,“這一切,就跟做夢似的。

“葉女士,其實,我何嘗不是在做夢呢?”

唐昊頗為感懷地道,“都是為了阿倫嘛。

“冇錯。

“阿倫,緊張嗎?”唐昊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有冇有準備好成為萬眾矚目的人?”

“有點……”

他難掩心中激動之情,目光中卻充滿了堅定,“老闆,我會好好表現的、”

“嗯,很好。

唐昊道,“這幾天你要把那三首歌都練好,另外,公司方麵會派遣幾名專業的聲樂老師來指導你,咱們幾方努力,爭取將你的首張專輯,打造完美。

“嗯。

說服了周阿倫母子,唐昊心情大好,立馬聯絡了章洋那一方,趕在這個年關上,各部門都開始了準備。

而另一方麵,公司食品部那邊又傳來了好訊息。

雪花冰茶和阿薩姆奶茶一投入市場,就引起了火爆現象,十分暢銷,得到了年輕人的熱捧。

當天,唐昊和肖如峰、淩雲曦等人,加班加點,製定了一係列的營銷計劃和加拍廣告片的打算,這些都將在年後,以最快的速度鋪展開來。

“老闆,還有一個好訊息。

”會議之餘,趙攀生又提了一嘴。

“哦?”

“之前您提出的水源地計劃,我們已經談妥買斷了七家,分部在祖國大江南北,當地人對我們的投資十分歡迎,我看啊,您之前提議的瓶裝水計劃,也可是上市了。

“乾得好!”

唐昊內心狂喜,熱血沸騰,“加大力度,全國範圍內能買斷的水源地,都嘗試一下,位於深山老林的最好。

“是!”

“至於瓶裝水上市的問題,先不用急。

”他分析道,“之前,讓你們聯絡一些知名學者,撰文‘人體酸堿平衡’理論,有冇有效果?”

“嗯。

一名情報人員報告道,“已經有一位科技大學的教授,發表了論文,不過媒體的報告還不夠,他們對這一類話題,並不是很感興趣。

為啥不感興趣?因為,冇有一個引爆點。

“那統一和康師傅、娃哈哈、彙源這些公司,有冇有出瓶裝水?”

“根據內部訊息,他們似乎也有這方麵的計劃,叫什麼礦泉水?不過也冇見他們全國各地買水源地啊?”有人困惑地道,“老闆,這麼做是不是有點虧本啊?”

“那就不急!文章繼續發,加強宣傳,放出訊息,我們要出礦泉水,讓他們先出!”

“啊?”

眾人更納悶了,這不是讓彆人搶占先機嗎?老闆又在搞什麼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