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農民工的由來

--

樹倒猢猻散!

自從葛春秋被抓之後,秦省商會分崩離析,各自為陣,已經喪失了往日的繁榮。

而九州商盟藉此機會大肆招攬有生力量,進行資源整合,形成了良好的效果。

他並不是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收購和吞併。

而是將大小企業都拉在了同一場麵上做生意,逐漸形成了一個貿易圈。

而就在一個多月以前,世貿組織正式開始試運行。

唐昊這套理論,就是將後世發展成熟的世貿組織那一套,直接化用,套入了九州商盟的運行模式。

之後的一天時間內,他和肖如峰、淩雲曦以及財務總監等人,將所有表示願意加入九州商盟的企業彙總劃分,分為了發展中企業與發達企業。

其中,對發展中企業的貿易活動,有一定的優惠措施,這樣才能刺激市場……

這可是後世已經經過世界貿易驗證過的理論,效果極其好,要不然,怎麼會有01年後那十幾年時間的經濟騰飛呢?

當然,專業的事兒,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唐昊隻提供理論基礎,以及構想方向,具體的細則實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專業金融係人才,他們都是有一群年輕有活力有創造力的新新人類,對於金融規則的製定與運行,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這場‘大戰’之後,整個昊天反而出現了空前團結的現象,一切都如火如荼般進行著。

娛樂部那邊也傳來了好訊息,之前,持觀望態度,謹慎與昊天合作的幾位當紅明星,也通過經紀人釋放出了善意的信號,表示可以繼續談判。

對此,章洋特地請示過唐昊,表示她會專程去一趟,進行友好的洽談,極力爭取。

而另一方麵,關於三峽水利工程配套工程的大項目,唐昊也特地找來了潘安祥和費俊龍進行了一場小會議。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兩位怎麼看?反正,我已經答應下來了,無論如何,我們也得想辦法做了。

唐昊苦笑著攤了攤手,“你們不會責怪我吧?畢竟,這麼大的工程,青史留名的事件,我實在太激動了!再一個,那個盛總和魏總,實在是太會忽悠了。

“他們能忽悠過你?”

潘安祥一副‘我不願意拆穿你’的樣子,笑道,“不過,還真是好事!這對於我們昊天的建築部來說,是難得的機會,我們不光要承接,還要向媒體透透信兒,有了這個‘金字招牌’,我估計,我們會有接不完的建築工程。

“人員問題呢?”費俊龍扶額狂汗,滿心擔憂,“這種大工程,需要的人數起碼得幾千吧?甚至幾萬?我們上哪裡去找那些專業的人才?這纔是關鍵!”

“的確!”潘安祥摩挲著下巴,陷入了沉思,“專業統籌人員好找,可下麵施工的人,缺口太大了,短時間內,上哪去找那麼多人?”

“這麼說,專業統籌人員,比如建築師、橋梁設計師一類的人,你們能找到?”

“那是當然。

”潘安祥道,“這個抱在我身上。

“那其餘人就好辦了。

“啊?”費俊龍和潘安祥都被他這番說辭嚇了一跳。

怎麼就好辦了?那可是幾千幾萬的工人,上哪去找?

“不用驚訝!”唐昊胸有成竹地道,“其實,你們把問題想複雜了,工程的問題我不太懂,但大致上我還是瞭解的,有一定數量的專業統籌人員就足夠了,而剩下的人,隻不過是從事著重複簡單的體力勞動,是這樣吧?”

他上一世也是從底層走出來的,看過太多是是非非,見過各色人群。

那些大工程,並不是全是靠專業的技術人員建起來的,更多的則是默默無聞的農民工兄弟。

當然,在1995年2月份的現在,社會上還冇有‘農民工’的概念。

“嚴格意義上來說,老闆說得也冇錯。

”費俊龍讚同地點了點頭,“但就算如此,這麼多的人,也不是好找的,而且,要讓他們去外地,去三峽那地方,我估計很少人願意去。

“簡單!錢……”

唐昊正色道,“我們華國人,一向都是最勤勞勇敢的一批人,隻要給他們穩定的社會條件,他們總會創造出奇蹟,如今,國家改革開放踏上了快車道,經濟高速發展,幾次嚴打又讓社會風氣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良好程度,民間整體是積極向上的。

“而且,由於前幾年下海潮,暴富了不少有膽子有闖勁的人,其他人你們覺得眼饞嗎?”

“那肯定眼饞啊……”潘安祥鬱悶地道,“不是,你到底想說啥?”

“窮則思變,眼饞了怎麼辦?心動不如行動啊!”

唐昊繼續解釋道,“但你們想想,有膽子有魄力有資金下海經商的人,畢竟是少之又少,大多數都是平凡人,怎麼讓平凡人也覺得能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呢?那就要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能夠掙到遠超於現在生活狀態的錢,過上更好的日子。

“你是說……”

“冇錯!我是指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我自己也是農民出身,我迫切地瞭解他們想要賺錢的渴望,我們要是把他們招攬過來,還缺人嗎?你們想想,如果當建築工,比種地的收入高幾倍,他們還會安心待在家種地嗎?到時候,還愁用人嗎?”

“謔……”

唐昊的話到此處,兩個人都激動地站了起來,如同發現了新大陸般盯著唐昊。

“你到底是怎麼想到這些問題的?”

“對啊!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

“哈哈……”麵對兩人的疑惑,唐昊笑道,“當你有了對美好生活的迫切冤枉,並將自己代入到平凡人的視角,想著如何窮則思變,自然就能想到辦法了。

“因為,我把自己代入平凡人的時候,我還冇有忘記自己是個商人,以一個商人和一個平凡人的雙重視角進行問題的考慮,總會得到一些不同尋常的答案。

“格局!這就是格局!”

費俊龍向他豎起了大拇指,轉而又提出了新的問題,“可怎麼招人呢?我也接觸過不少封閉落後地區的人,他們的思想根深蒂固,很難改變,光靠著說辭,怕是效果不好啊!而且,哪怕是他們能上場,但最基本的建築技能,還要需要的吧?不可能是個人都能勝任吧?”

“這個問題問得好。

潘安祥凝聲道,“招到人之後,如何能令他們快速上崗也是巨大的問題,而且,招人問題還很難辦,對了!老闆,你問過嗎?三峽那邊的工程,到底何時去?我們還有多少時間?我看看,在這段時間內,還能做點什麼。

“兩個月後吧。

唐昊在今天早上,拿到了詳細的工程進度企劃書,上麵有了詳細的描述。

現在初期,主要是一些大型機械的工作時間,普通人去了倒是也冇什麼用。

“兩個月時間,培訓幾千人,乃至上萬人,根本不可能啊!”

費俊龍拍著額頭,重新陷入了焦慮,“老闆,這次,我覺得我們可能要丟臉了。

“是啊!培訓問題,甚至比招人問題更難,再到全員集結出發,每一個環節隻要出了紕漏,我們都得前功儘棄了。

一念至此,潘安祥也覺得頭都大了。

但唐昊不準備放棄,這次的機會,可以說是給未來進入高速開發的地產行業打基礎,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你們又想複雜了!根本不用培訓!”

“啊?”

潘安祥和費俊龍再次被雷得外焦裡嫩,老闆這葫蘆裡,到底賣得什麼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