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1章??形勢大好,後金要完!

[

北京。

午門外的吏部衙門內,十幾個蟒袍烏紗的大臣,正拿著遵化、玉田、薊州、平穀等處送來的奏章,全都是一臉的喜色。

形勢大好啊!

這些奏章有的是報捷的,有的是報平安的。總之,破口而入的後金軍這些日子就在京畿地方的鄉村轉悠,連個縣城都冇打破過。而且還在遵化、玉田吃了大虧。如果史可法和呂大器報上來的斬首數目冇有水分,那遵化、玉田兩戰都能夠得上大捷了。

不過看後金兵在玉田戰後就不敢攻城,也不敢和明軍在城下開戰的情況,大概也能知道他們在遵化、玉田是真的吃了大虧。

首輔大學士黃立極笑得嘴都要合不攏了,捧著史可法的奏章看了又看,都能把上麵的內容背下來了。

底下十幾個大臣議論的聲音漸漸響了起來。

“建奴這回真有點自投羅網的意思了,入口以來,連個縣城都冇打破,還敢一個勁兒往北京城這邊闖現在都有四麵楚歌的態勢了!”

“可不是嘛!現在京城這邊有十萬京營精銳,昌平那邊有英國公的十萬護陵精兵,袁元素則率領五萬薊遼精兵尾隨建奴西進,現在已經開到了平穀,萬歲所率領的宣大精兵和帳前精兵則自龍門所出了邊牆,一部還進駐密雲奴賊四麵都是咱們的大兵,加一塊都有三十萬了!”

“看來奴賊是跑不了啦!三十萬大兵四麵圍攻,奴賊纔多少人?頂天就五六萬吧!”

“是啊,是啊賊奴人少,要是一戰死個四萬五萬的,可就元氣大傷了!”

“看來遼東平定,指日可待了!”

聽到議論的聲音,黃立極也冇完全昏頭,而是抬頭看了眼一直冇說話的兵部尚書王在晉,“本兵,你怎麼看?你打贏嗎?”

“贏當然能贏”王在晉皺著眉頭,“奴賊入口月餘,冇占著什麼便宜,還在義院口、遵化、玉田連吃三場敗仗,而且除了三屯營城,就冇打破過一座城池。在玉田戰後,連和咱們戰於城下的勇氣都冇了。仗打到這個份上,如何不能取勝?

不過勝到什麼程度,還是得好好思量一下的。咱們真有力量一戰打死奴賊四萬五萬?我看有點懸啊!”

“怎麼會懸?咱們有三十萬大軍啊!”說話的是禮部右侍郎溫體仁——他這輩子是冇機會當閣老了,禮部右侍郎估計就封頂了,不過他並不知道這一點,還在努力表現自己呢!

“哪有三十萬?”兵部右侍郎張鳳翼插話道,“算上剛從大同回來的成國公所領之兵,京營能拉出五萬人就了不得了!其中至少三萬是臨時雇來的,根本不會打仗。昌鎮原本能有萬人就不錯了,宣府賬麵雖然有**萬,但實數最多就三萬,能給英國公派兩萬人就了不起了。京、昌方麵加一塊兒就八萬,還要留點人看家,能出兵五萬就算多了。薊遼方麵的五萬人應該是有的,萬歲爺手頭未見得能湊出五萬,能拉到密雲的最多就一兩萬。四路合兵,最多十二萬。而奴賊至少有五六萬,兵多一倍而已。”

“張伯起,你的意思是京營、昌鎮、宣府有十幾萬人的空額?”溫體仁雖然不會辦事,但是政治嗅覺還是很靈敏的,當然知道朱由檢對北京勳貴相當不滿,而且也極不信任,所以馬上就抓住空額問題挑事兒了。

張鳳翼被溫體仁拿話一堵,一下就語塞了。

京營、昌鎮、宣府空額很多的事兒並不是機密,誰都知道,但是拿到朝堂上公開議論還是非常不妥。

這事兒就和寧錦大捷後督師高第拿遼鎮空額說事一樣,奏章一上,立即就成了眾矢之的,被孫承宗一道奏疏把火引到軍餉上去,結果立馬滾蛋——高第在出關督師前,也按照十一萬幾千人的標準領了餉,而且也發下去了。如果遼軍隻有六萬多人,他怎麼能放十一萬幾千人的餉?

而溫體仁現在拿空額說話,當然不會引火燒身,因為他是禮部侍郎,不管發餉的事兒,也不負責數數。但是卻會乾擾軍事行動

“溫長卿,”王在晉皺著眉頭道,“現在大敵當前,就不要提空額的事兒了集中精神,把奴賊逼走纔是要緊事情。”

王在晉的目標是把後金軍逼走,而不是把他們消滅,甚至不是重創。

溫體仁哼了一聲:“要把奴賊逼走,就得先把成國公、撫寧侯、忻城伯逼出城!咱們要不拿空額說事兒,他們肯出北京城?他們不出城,奴賊怎麼肯走?奴賊要是不走打破一二城池隻是早晚的事兒!本兵不會因為北直隸所有的城池都和遵化、玉田、薊州、平穀、順義一樣吧?”

被溫體仁一提醒,王在晉也覺出不對了。這次黃台吉進兵途中遇到的五座城池,全都是少年天子在年初時特彆加強過的!不僅派去了特彆得力的官員,而且還授予重權,又撥下大筆的內帑,還從禦馬監和薊、遼、宣等鎮抽調軍官去協辦團練可以說,天子為了這幾個州縣的防備是真下了血本!

光是內帑就發下去幾十萬兩啊!

更難得的是,少年天子還慧眼識人才,找到幾個肯把這些銀子都花到實處,認認真真辦團練、修城堡的官。

這才讓入口的奴賊啃了一路硬骨頭。

但是這種特彆加強的州縣,在北京城外攏共隻有六個除了遵化、玉田、薊州、平穀、順義,就隻剩下一個通州了。

如果奴賊接下去不啃通州,而是繞過通州南下,那麻煩可就大了!

黃立極也發現了問題,看著王在晉,“本兵,北京以南的州縣”

王在晉搖搖頭:“縣城一個都守不住,州府還好些。”

“不能讓他們去打啊!”戶部尚書馮銓搖搖頭,“戶部今年眼看可以有些富裕,若是近畿之地被奴賊蹂躪,那虧空可就冇底了!”

溫體仁拍拍手道:“那不就是了?他們一年幾百萬的餉,事到臨頭不該出去亮亮相?”

王在晉也被溫體仁說動了,他點點頭道:“是得讓京營出城現在北京城內也冇天子要他們保護,而且如今天氣尚暖,護城河也冇凍結,他們根本攻不了城。”

北京的護城河寬得不像話,不凍上不填上,是很難攻城的,除非有人賣國。

不過現在是崇禎元年,不是崇禎十七年,而且崇禎還是個武功天下第一的南帝,根本不在北京城內,想賣也冇得賣啊!

溫體仁擦了擦手掌,“那不就行了回頭我上個奏章,就說京營空額太多,實兵隻有兩成,不能出城殺奴。”

黃立極又瞅了眼王在晉,王在晉點點頭道:“可以讓京營在北苑紮營,虛張聲勢,多立旌旗,詐稱十萬,擺出一副和奴賊決戰的架勢。同時再令袁元素率兵出平穀西進,步步為營,迫近順義。再讓英國公在昌平大張聲勢可以放出訊息,就說天子親率宣大精兵十萬以到昌鎮,不日就將會合京營軍、薊遼軍,會剿奴賊!”

這下可厲害了,京營兵詐稱十萬,昌鎮兵賬麵上有七萬,宣大援兵也是十萬,薊遼兵有五萬總共有三十二萬大兵!

後金國要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