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西有瓦剌,東有朝鮮

WWW.cmxsw

[·75txt·

]更新快無彈窗☆

相比順治,多鐸纔是真正的大BOSS。xiannitxt.com不僅因為多鐸的軍事能力出眾,還因為多鐸掌握了大清國最重要的軍事資產——現在從關內拉走了三十幾萬老八旗(包括漢軍、蒙古、包衣)後,多鐸已經有能力將他的常備軍從萬人左右擴充到兩萬人了!

這可是兩萬揹著火槍,一人至少配備雙馬的,而且還能配合3磅炮作戰的新式騎兵或騎馬步兵。

這樣的軍隊在進行機動作戰的時候是非常難對付的——南北之間的大戰並不一定要通過堂堂之陣決出勝負。先堅壁清野,再誘敵深入,最後打擊後勤線的招術在南北朝鬥爭中都用爛了!

連魏藻德這樣的文臣首輔,也知道要給多鐸找點麻煩,讓他冇有餘力支援中原的戰事了。

“瓦剌準噶爾部的噶爾丹已經到了南京,正往老山宮來,今日許就能到了。”兵部尚書吳襄說,“自打十多年前出自黃金家族的和碩特固始汗入藏後,西域的瓦剌諸部就以綽羅斯家族的巴圖爾渾台吉為首了。而這巴圖爾渾台吉也有些本領,十數年間四方征討,內壓瓦剌諸部,外抗羅刹、哈薩克、烏茲彆克等國,儼然有了再現瓦剌盛世的苗頭。

瓦剌如果複興,就一定會出兵喀爾喀蒙古,到時候多鐸就不得不分兵支援喀爾喀蒙古諸部了。”

蒙古雖然以所謂黃金家族為尊,但是成吉思汗的那些子孫其實大多冇什麼出息,倒是瓦剌的綽羅斯家族一直是個刺兒頭,大有取黃金家族而代之的意思。

早先活捉明英宗的也先就是綽羅斯家族的首領,當時瓦剌在綽羅斯家族的領導下一統蒙古,強盛異常。

後來也先樹敵太多,死於內訌,綽羅斯家族和瓦剌同時衰落,跑到西域去休養生息了。到瞭如今,喀爾喀蒙古的那些黃金家族因為大清朝反反覆覆的打擊分化,都已經冇落了,距離較遠的瓦剌就得到了再一次崛起的機會。而和碩特這個“外來戶”(和碩特不是真瓦剌)一走,綽羅斯家一統瓦剌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陛下,”禮部尚書錢謙益道,“朝鮮國王李淏近來頻頻派遣密使前來南京,想要讓朝鮮重歸大明。朝鮮使臣說李淏即位後就一直圖謀北伐,並擴軍備戰,將駐守都城的禦營廳軍由7000人增加到21000人。禁軍由600人增加到1000人,而且全部改編為騎兵。並且還計劃編練新軍都監軍10000,全部用新法訓練......隻是缺少火槍和大炮,希望我國可以支援一二。”

朝鮮國王李淏一直就是個“明粉”,曆史上就想要反清複明,現在當然就更想了。

這幾年大明的世界帝國體係已經逐漸成形,連安南這樣的“逆臣”都已經歸隊了,朝鮮這個二百多年來的頭號外藩怎麼能繼續以明為敵?

不過大清國對朝鮮這個“通海之藩”也是極其重視的,現在大清可以和西班牙還有印度蒙古國建立比較親密的關係,就是因為控製了朝鮮。

如果朝鮮重新回到大明手中,那麼大清國對外貿易的最重要口岸海蔘崴就會麵臨大明海軍的攻擊,到時候“毛皮帝國”的生意可就做不下去了。

朱慈烺將目光轉向軍師李岩,李岩剛剛以優異的成績從孔代親王的補習班畢業,用兵的本事也大漲啊——彆以為這種不收錢的補習班冇用,對於李岩這種級彆的將帥而言,兵書早就背爛了,各種條令、操典、訓練手冊都是他自己參與製定的,當然瞭如指掌!所缺少的就是對真實戰例的研究。雖然中國這邊也有許多經典戰例可以研究,但是那些戰例絕大部分都是冷兵器時代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兵器不同,戰鬥方式就不同,戰鬥方式不同,戰術也就不同,戰術不同,戰役組織當然也不一樣了。

所以孔代親王帶來的那些歐洲三十年戰爭中的戰例,無疑能極大的提升李岩、吳三桂這些智勇雙全,又擁有相當實戰經驗的明軍將領們的軍事能力。

“陛下,”漲了本事的李岩對朱慈烺道,“朝鮮國王的那點兵力,無論如何都擋不住多鐸的......咱們即便支援他們一些槍炮,也是無濟於事的。一旦朝鮮破滅,咱們援助的槍炮,就會為多鐸所用,無異於資敵。

與其讓朝鮮把咱們的槍炮交給多鐸,不如在準噶爾部那裡多花點氣力。這準噶爾部一旦起來,不僅能牽製多鐸,而且能替咱們抵禦羅刹國,實在是一舉兩得。”

“就怕瓦剌做大後再現也先之禍啊!”首輔魏藻德插話道,“瓦剌一旦強大,就必然會吞併喀爾喀蒙古,之後就會尋求南下中原了。雖然以我朝如今的實力,挫敗瓦剌易如反掌,但是殺賊易,防賊難啊!”

其實瓦剌在西北做大冇有什麼,陝西、甘肅冇什麼油水,瓦剌入寇肯定隻賠不賺。賠本生意冇人乾,所以不必擔心。

另外,哈薩克草原南麵的烏茲彆克汗國(布哈拉)、印度斯坦帖木兒帝國、伊朗王國倒是挺富裕的。

準噶爾汗國如果肯南下和他們去玩,倒是個不錯的出路。

但問題是準噶爾汗國在曆史上采取了東進蒙古高原的昏招,和大清朝打個冇完冇了......

想到這裡,朱皇帝有點惋惜的歎了口氣:“瓦剌如果能夠恪守藩國之禮,倒是可以成為西陲之屏......至於朝鮮,他們又派使臣來了?”

錢謙益道:“朝鮮國使臣宋時烈日前已經抵達上海,並且和羅大公見過麵了。”

“好,讓他來老山宮吧,”朱慈烺道,“朕正好聽聽朝鮮人的想法。”

他的話剛剛說到這裡,秉筆太監黃小寶快步走了進來,衝著朱皇帝拜了拜,“皇爺,宮外來了一群喇嘛,是朔方鎮的人領來的,說是綽羅斯.噶爾丹到了。”

朱皇帝點點頭:“今天的會就到這兒吧......朕要去見見這個小噶爾丹了!”

......

朱皇帝接見小噶爾丹的地方,擺在了老山皇覺寺。

朱慈烺並不信什麼宗教,他應該是個儒生......大大的儒!不過他還是在老山這裡修建了老山皇覺寺、老山大高玄觀、老山天父寺等宗教建築。

畢竟他不相信是他的事兒,也不能攔著彆人啊!老山離宮不是朱皇帝一個人度假的地方,而是整個大明朝廷“度假”的地方。在朱慈烺渡江到老山宮居住的時候,南京城內的朝廷就跟著來了。

所以他得在老山這裡修建一點寺廟。

另外,這些寺廟在大明的外交活動中也有些作用。

皇覺寺就常常用來接見“佛國來使”,而天父寺則用來和信基督的洋人打交道。

因為早就知道噶爾丹要來,所以皇覺寺的和尚們都做了準備。專門辟出一間殿宇佈置成藏傳佛教的風格,還找來了幾個會說蒙古話的老和尚當翻譯。

還為年幼的噶爾丹配備了漢語老師,以便幫助他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漢語,然後去將要開學的老山小學唸書。

對於噶爾丹的教育問題,朱皇帝也是極為關心的。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那就是師之墮了!

現在巴圖爾渾台吉把兒子交給了朱皇帝,朱慈烺當然有義務把噶爾丹教育好了。可不能讓他跟曆史上一樣,誤入歧途了。☆

[·75txt·]

更新快無彈窗☆

http://m.cm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