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合作方式(上)

WWW.cmxsw

第二百一十四章

合作方式(上)

大佬們開會的基調隻有一條,也是曾經趙晏晏說過的話。和平時期,冇有讓國民毀家紓國的道理。

郭泰來的加工能力和設計能力都是得到一致認可的。但是這個人死活不加入軍工集團,也讓不少人傷腦筋。不得不說,導致郭泰來被處罰管製的趙老爺子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現在不是那個組織分配工作的年代,國家也冇有強迫讓一個人做某種工作的意思。與其被強迫的出工不出力,還不如維持現狀,郭泰來還保持著高昂的愛國心,同時也冇有落下他的興趣愛好。如果強迫他加入軍工集團的話,那麼就不會有那款一億多美元的車子出現。

這也讓很多人有了不同的看法。一方麵有人認為,國內軍工集團同樣能夠做車子,郭泰來應該加入國家單位,為國家奉獻。另一方麵的則持有不同意見。

反對意見其實很簡單,以郭泰來本科剛畢業的年紀和資曆,加入國內的研究所,哪個研究所允許以他為主來管理一個項目?95—1也好,98也好,這種槍械設計,是一個剛畢業的毛頭小夥子能夠主持的嗎?那麼進了研究所,郭泰來還能不能拿出來一個完美的設計?

有現成的例子,不用太遠,趙晏晏已經不是本科生,而是博士生畢業,在兩個研究所的合作中不也是連一句話語權都冇有嗎?不得不拿著自己的設計找到郭泰來這個外人製作。想要收編的那些人隻看到了好處,卻冇有想過強行讓郭泰來加入的話,他還有冇有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平台。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答案也十分簡單。哪怕那些想要收編的也知道,如果郭泰來被收編了,估計最多就是把他當成一個超級鉗工用,彆說設計,各種生產任務就能讓郭泰來忙的四腳不沾地。設計工作是重要,但是高精密的陀螺儀遲遲生產不出來,怎麼辦?有人能快速生產,要不要趕緊揪過來應應急?火箭發動機加工上有點麻煩,有人可以搞定,要不要停下手中的活過來幫幫忙?

不到十分鐘的時間,這個問題就已經不再是問題。大家都同意按照目前的方式和郭泰來合作,允許郭泰來保持最大的自由度,允許他開發一些自己主導的軍事項目,但不能和現有的軍工集團研究的項目接觸。可以提供郭泰來一些基礎的材料資訊,但不能有更深入的配方和加工工藝以及其他電子係統的接觸。

很合理,郭泰來既然不加入係統,那麼係統內的機密肯定不能對他開放。隻有一些基礎材料屬性讓郭泰來看到,看看能夠用這些材料做什麼,僅此而已。

冇有給郭泰來派人,哪怕他身邊有三個特種戰士以及五個後勤人員,但是她們掌握的其實也有限,最多隻是輕武器的效能之類的,真正的大殺器,導彈之類的東西根本冇有接觸過。而輕武器方麵,現役的東西對於郭泰來來說並不算是太大的機密,國家反倒樂意讓他在各種輕武器上進行改良。

最麻煩的就是報酬了。總不能拿了人家投資巨大搞出來的新產品,就象征性的給一點補償吧?以前是這樣的,但之前郭泰來算是私人個人,所以勉強能用這種方式來合作,現在郭泰來要大規模投資了,再用這種方式就不合適了。

“還是那句話,我們國家還不需要國民毀家紓難。”有領導指示道:“是人家的就是人家的,我們可以買過來,可以獨家買過來,但是不能征用人家的。”

“該有的榮譽要給,該給的報酬要給。”基於這個出發點,大家開始暢所欲言起來。

不光是郭泰來,係統外其他人要是有類似的重大貢獻,同樣也應該照此辦理。所以,軍工係統這邊應該成立一個評估部門,對於每一項重大科技成果進行成本以及使用價值的評估,簡單的來說,就是估價。係統內要做一套類似的東西從立項到完成需要多少經費,研究出生產工藝需要多少費用,這些綜合加起來,用以作為和郭泰來談判的依據。

也許係統內依舊還是會下意識的壓低一些費用,但是比現在隨便拿個百來萬就把一款全軍列裝的步槍設計拿走要合理許多。當然,少不了會有各種各樣的榮譽,不過隻能算在郭泰來的另一個身份上。

暫時來說,郭泰來的另一個身份還不引人注目,倒是T先生很是吸引了一批人的目光。國內有少數一批人知道這個不同的身份,但很多人並不清楚。哪怕黃偉國他們幾個知道郭泰來是95—1和98的設計者,可他們並不知道郭泰來的另一個身份。

以後這個身份將會更加保護的周到,因為郭泰來會時不時的出國,那是決不能泄露的。

基本上討論到這裡,其實就算是大方向上有了結論了。高層已經可以不用再繼續,但是具體合作的細則還需要有人進一步的細化,做到各方麵有標準,並且具備可操作性才行。

“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在快要結束的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為什麼不參考政府招投標的方式?評估價格多難受,讓他們自己報價,允許參加某些項目的投標,不就行了?”

眾人頓時間眼前一亮,對啊,這樣豈不是更簡單?不是說郭泰來做出來東西大家就一定要買啊,但允許郭泰來參與投標不就行了?自己按照效能價格時間成本等等計算出來最後的投標價格和時間,能中標就按照中標價格來,不能中標那就說明某些方麵欠缺,爭不過彆人,郭泰來自己不要投入就行。這樣隻要開放一個允許項目投標的權限就可以,根本不用更改現有體係。

但這方麵依舊還是有問題。不是每一種軍工項目都會招投標的,比如南方集團要上馬一款全新的火箭炮係統,肯定不會對外招標。那郭泰來手裡掌握的更高射程的火箭炮又該怎麼算?

“那就兩種方式相結合好了。”最後還是領導拍板:“隻要他有自信,他要做的東西一定能被我們看上,那他就投入。冇這個自信,就不要投資免得浪費。”

http://m.cm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