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劍道之說

--

第二天,整個九劍仙宗開始忙碌起來。

古劍歌與卓雲仙商定之後,把所有的宗門任務換做煉器或收集材料,由卓雲仙負責【聚靈劍塔】的煉製。

毫不誇張的說,若是九劍仙宗擁有十尊以上的劍塔,幾乎可以橫掃整個東仙域,甚至稱霸南炎洲。

當然,古劍歌知道宗門內部肯定有敵對勢力的細作,應該他並冇有暴露自己的意圖,隻是將聚靈劍塔的關鍵部分拆分出來,最後由卓雲下親自組裝,而鑄劍師田力山則全力配合。

對此,卓雲仙冇有半點藏私,不但給田力山詳細講解仙武的煉製,並且將天工一脈的傳承交給了九劍仙宗,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學習使用。

對於修行之道,卓雲仙從來都很大方,冇有敝帚自珍的想法。一來太虛幻境的融合會帶給仙穹大陸極大的衝擊,卓雲仙不認為自己一個人就能逆天而行。

還有天外大劫將至,卓雲仙也希望提昇仙穹大陸整體的實力,而太玄洲和南炎洲隻是他計劃的一部分。

對於九劍仙宗的變化,各方勢力看在眼中,雖然不清楚什麼情況,但是並不妨礙眾人的猜想。

加上正邪之爭將近,各方勢力都在積極準備著。

整個南炎洲的氛圍,漸漸變得凝重緊張起來。

……

————————————

乾宮峰上,大殿廣場。

此時卓雲仙盤坐在道台中央,下方圍坐著上萬弟子,馮橫、羅山、厲風行等人亦在其中,神情莊重肅然。

今天並不是什麼特殊的日子,距離九峰論劍已經差不多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卓雲仙的教導之下,不少弟子已經漸漸成長起來。尤其是馮橫與顧寧等核心弟子,已經凝聚出了自己的劍道意誌,成為傳承弟子。

所謂傳承弟子,便是擔負宗門傳承之責,將來九劍仙宗的宗主便是從傳承弟子中選拔而來,。馮橫與顧寧他們能夠獲得最好的成長環境,得到最好的指點和資源,可謂意義重大。

但是,無論馮橫他們身份地位如何高貴,在麵對卓雲仙的時候,從來都是以弟子自居,不敢有絲毫的逾越。

而今天,是卓雲仙最後一次傳授劍道修行的經驗,甚至卓雲仙還專門為眾人演練了一遍自己的劍道……從第一次握劍到舉劍揮舞,從天外飛仙到劍陣變幻,從七情六慾到心如止水,從挫折磨礪到蛻變成長……

每一個過程,都是心靈的洗練。

有人感動,有人沉默,有人迷茫,有人悲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情和經曆,對劍道的感悟也各有不同。

……

“這次授課便到這裡,不知道你們還有什麼問題?”

卓雲仙緩緩起身,環顧周圍弟子,不少人沉默,不少人深思。

並非大家冇有問題,隻是他們突然發現,無論什麼問題,好像都能從劍主大人的講授中得到答案,隻是有的人悟性靈敏,領悟深刻,有的人稍顯遲鈍,需要認真琢磨。

但不管怎麼樣,卓雲仙都是一位很好的老師,對待每一個弟子都是無私赤城的講解,因此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比尊敬宗主還要尊敬。

見眾人冇有開口,淩峰卻從旁邊站了出來。

“卓劍主,我想請教一下,你認為什麼是劍道?”

聽到淩峰的詢問,周圍弟子頓時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劍道,無非就是劍修之道,劍法之道,從修行的第一天起,宗門都會給每一個弟子相應的講解。

淩峰突然問起,眾多弟子滿是疑惑,可仔細一想,又覺得若有深意。

卓雲仙冇有立即回答,因為有時候越簡易的問題,越是深奧複雜:“淩劍師,每個人對劍的理解不同,因此對劍道的理解也不儘相同……那你覺得,什麼是劍道?”

“這個……”

淩峰也冇有藏拙,根據自己的感悟講述道:“劍者,器也,鑄之鋒芒,執掌殺伐,直來直往,披荊斬棘,寧折不屈,所向披靡……”

劍道即是用劍之道,殺伐之道。

這便是淩峰的結論,儘管說得有些直白,但是卻闡述了劍道的本質,就是殺敵製勝的道理。

不少弟子心神激盪,心潮澎湃,恨不得仗劍天下,快意恩仇,懲奸除惡,不少弟子則更加期待卓雲仙的回答。

“上古時代,曾有先賢仰問蒼天……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卓雲仙一句話,彷彿將眾人帶到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時代,讓人忍不住想要詢問,遙遠的遠古時代,誰纔是第一個引導大道方向之人?

其實,這是卓雲仙在一本殘破的古書上看到的一句話,看似很普通的一個問題,卻讓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那麼,劍道之初,誰鑄鋒芒?

“我的劍道不是為了爭鬥,不是為了殺敵,而是為了長生。”

卓雲仙看著遠處,冇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事實上,劍道之初,本就不是用來爭鬥或殺戮的。”

“什麼!?這……”

淩峰先是一愣,正準備反駁卓雲仙,可是一想到卓雲仙對劍道的理解,他反而有點猶豫不定了。

卓雲仙神情肅然道:“淩劍師,我說的不假,因為我曾在一本古老的史冊中看到過關於劍的由來……劍器在設計之初,並不是殺伐凶器,而是一種祭祀之物,為四方之禮,規則之序。”

“在古人眼中,祭祀上蒼當城於天地,人心如劍,稟直一心,因此古有讀書人,將劍放於身邊,稱為君子之兵,故而後來有了‘劍乃百兵之君’的美名。”

“所以在我心裡,劍道乃是稟直己心,光明正大,至誠至性之道。所以……我的劍道,不為爭鬥,不為殺戮,隻求長生。”

說著說著,卓雲仙身上散透著一種莫名的氣息,浩然光明,至誠如一,冇有絲毫雜質。

周圍安寧平靜,每個人心裡如沐春風,溫暖而舒暢,清澈而寧靜。

這是他們從未有過的感悟,原來劍不是凶器,原來劍修也可以給人溫暖。

人如劍,心如劍,道如劍。

淩峰心神震盪,刹那之間,立地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