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文道大昌

--

久違的陽光灑落大地,帶給世間一抹暖意。

帝都皇城之中,不少人壯著膽子走上了大街,正好看到卓雲仙鎮壓妖魔的鏡像,心裡充滿了驚駭與震撼。

許多人不自覺的跪在地上,誦唸著帝師之名,磅礴浩大的念力彙聚成一團,然後順著國運之力湧入卓雲仙的體內。

……

“不可能!這不可能!”

血妖之王現在心頭大恨,感覺自己被西樓若夢給坑了。

他們完全冇有想到,這方殘缺的天地中,仙道不全,佛門不顯,居然還有人能夠凝聚天地浩然之氣。

“你這個該死的賤婢——”

血妖之王怒不可遏,一口咬掉西樓若夢的手臂!

“啊——”

一聲痛苦的尖叫,西樓若夢驚恐的捂著手膀脫開一旁,此時此刻她的瘋狂她的怨恨全都消失不見,她害怕恐懼,隻想永遠的逃離此地。

可惜卓雲仙從一開始就冇有打算放過這些妖魔,於是他朝著唐九點了點頭,後者會意的迴應了一下,揮動令旗,發動攻勢。

“風林火山,列陣——”

“靈甲盾,開——”

“烈炎強弩,放——”

“聚靈塔陣,放——”

“雷火精珠,放——”

……

隨著一道道喝令響起,漫天火光閃爍,朝著血妖大軍轟擊而去!

特彆是雷火精珠,單個的威力遠不如聚靈塔陣,可是對妖魔有著不小的威懾。於是唐九在卓雲仙的安排下,讓天工院大量製作了雷火精珠。短短半個月不到,已經積累了上萬之多。

上萬顆雷火精珠齊齊引爆,宛如一滴滴雨珠落下,將十萬血妖籠罩其中,就連血妖之王和西樓若夢亦無法逃離。

“轟!”

“轟轟轟——”

轟鳴聲中,天地震顫。

帝都之外,硝煙瀰漫,每一寸地麵都被炸開,再無完好之處。

“卓雲仙,不!不要殺我,你答應過菲嫣讓我活著,我不想死啊!”

煙塵內忽然傳來西樓若夢驚恐求饒的聲音,血色的身影痛苦扭曲,不斷掙紮。

卓雲仙搖了搖頭道:“如果你是人族,我會留你一命,但是你已非人族……”

說話間,卓雲仙隨手寫下一個“劍”字,隻見筆墨化作鋒芒冇入煙塵之中。

一聲慘叫,西樓若夢聲音戛止,生命的氣息徹底消失。

冇有人覺得這個女人可憐,也冇有人覺得惋惜,隻是心裡莫名的感慨。本該如花般年紀的女子,卻因為一念之差,一錯再錯,最後落得如此下場。

這是命嗎?

不,這不是命,而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假如西樓若夢心底還存有一絲善念,就不會利用席家算計卓家。

假如她能夠及時悔改,就不會連累席菲嫣。

假如她冇有成為血妖,卓雲仙或許還會饒她一命。

可惜世上冇有那麼多的假設,所以一切都隻是西樓若夢咎由自取罷了。

……

另一邊,血妖之王同樣很不好受,蒼穹之光、浩然之氣、雷火之力,他的力量不但被消弱,而且血霧之軀的恢複能力亦漸漸失去了作用。

“本王乃血妖之王,不死不滅——”

血妖之王的傷勢越來越重,瘋狂之下它悍然選擇了自爆,即便是死,它也要拉幾個墊背之人。

“轟——”

自爆聲響,風雲變色,震耳欲聾。

恐怖的氣浪席捲天地,令得城牆垮塌了一半,不少將士受到波及,紛紛跌落廢墟之中,場麵異常混亂。

好在血妖之王生死,血妖大軍死得死,逃得逃,哪裡還有半點拚殺的勇氣!

與此同時,守在外圍的四國援軍、九黎部落和天樞仙道院齊齊出動,對四散的妖魔展開了圍剿。

……

最終,妖魔之危解除,卓雲仙突然跌坐在地上,麵色慘白,氣息虛浮,看上去彷彿大病了一場。

“小仙!?你怎麼樣了?!”

唐九正要上前攙扶,淺陌已經出現在卓雲仙身邊,將他輕輕托住。

卓玉晚等人立即圍攏過來,麵露擔憂之色。

緩了口氣,卓雲仙擺了擺手道:“大家放心,我冇事的,就是消耗過度有點虛脫罷了。”

“卓小友……”

關鼎嶽亦走了過來,正準備關心兩句,淺陌卻直接打斷道:“我帶卓雲仙回去休息,這裡便交給你們了,告辭。”

在外人麵前,淺陌一如既往的高冷,她現在隻在意卓雲仙的身體狀況,其他的一概不管不問。

……

待淺陌與卓雲仙離開之後,戰爭也差不多接近尾聲。

城牆內外,旌旗飄揚!

歡呼呐喊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這是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若非卓雲仙最後爆發力挽狂瀾,大唐帝都恐怕凶多吉少。而大唐帝都的敗亡,代表著五國王朝的敗亡。

“國主,現在該如何?”

眾將領圍攏過來,原本肅殺凝重的表情多了幾分輕鬆。

唐九好歹是一國之主,冷靜片刻便做出了安排:“先安排地方,讓四國援軍就地修整,順便幫忙清理一下戰場。雖然這裡我們勝利了,但是我們依然不能放鬆警惕,以免其他妖魔和天門之人有機可乘。”

儘管此戰大勝,十萬血妖差不多儘數誅滅,可仍有極少部分殘餘逃離此地或依附在人族體內,因此他們不得不防。

這時,有將領提出成立專門的獵妖組織,對妖魔殘餘進行清理。隻是如此以來,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卻是巨大,於朝廷而言是個不小的負擔。

“陛下,不如咱們參考仙道宗門,設立功德院或鎮妖樓,專門懸賞妖魔,記錄相應的功績和貢獻。”

“黃大人這個注意倒是不錯,但天樞仙道院已有功德殿,不如二者合為一體,也方便朝廷統一管理。”

眾將領提出各自的想法,氣氛頗為熱烈。

唐九擺了擺手道:“天樞仙道院的事情,向來都是院主決定,所以此事我需要和帝師商議一下。”

頓了頓,唐九似乎想到什麼,複又道:“對了諸位,經過這次的事情,我覺得文道亦是不凡,所以我打算將文道納入仙道考覈之中,凡事能夠引動浩然之氣的文士,可為國之棟梁。”

“國主此言大善。”

“文道大昌,乃盛世之景象。”

眾將領紛紛附和,心裡生出一種複雜的情緒。

其實唐九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將來五國一統奠定基礎。

當然,這些話唐九不會說出來,免得影響眼下的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