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討論成績

-

華誌安心想,那就有耐心等吧。

忽然王福榮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雖然冇改完,但是絕大部分的學生成績都已經出來了,你們班的童美婷成績實在太高,在我們學校曆史上,還是很少見呢?”

華誌安好奇的說道:“童美婷的成績出來了?她多少?”

王福榮神秘的笑笑,像是在考驗華誌安,說道:“你猜猜!”

華誌安見王福榮的樣子,就知道他在考驗自己,知道自己是不是對學生的情況瞭如指掌。

華誌安不想在王福榮麵前賣弄,隻是說道:“我還真猜不出來呢?她到底多少?”

王福榮說道:“她居然考了一百三十六分,在我們學校的曆史上,語文能考到這個分數還極少見。剛纔他們幾個語文老師將分數統計出來之後,以為統計錯了,左看看右看看,然後又將卷子重新改了一下,還是這個分數,她的答案就像是標準答案,連改卷老師都讚不絕口呢。”

華誌安心裡對童美婷能考到什麼分數,是有一個大體的印象的,心想她考一百二十五六分應該冇問題,想不到居然考了一百三十多分,這已經超出了自己的預想了。

但是他麵對王福榮,隻能是謙虛的說道:“她可能是超長髮揮了吧,她平時考不到這個成績的。”

王福榮是七二班的數學老師兼班主任,自然是很關心彆的班語文成績,但是現在整體成績都還冇有出來,他也不知道兩個班怎麼樣,目前隻知道最高分童美婷。這不代表什麼,因為每個班都有最高的成績,同時也有最低的成績,但是最終的成績還是用及格率、高分率來說話。

現在王福榮就是祈禱自己班上的及格率能和華誌安持平。

華誌安強大的語文教學素養,全校的老師都是看在眼裡的,都知道他教出來的學生肯定很好,其他兩個班的老師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所以大家都看著這次考試的情況。

華誌安和王福榮說著話,就到了學校後麵的食堂裡就餐。

此時學校改卷的老師都在這裡吃飯,大家都在說這次改卷的情況,也都在討論哪個班考得好,哪個班考得差。

候莎老師和鄭飛老師麵對麵吃飯,就說著七年級的語文成績。

候莎老師是七三班的語文老師,鄭飛老師是七二班的語文老師,候莎是女老師,和學生之間比較有親和力,能吸引學生好好學習,而且她以往的語文成績都是有目共睹的,在華誌安到來之前,梅西學校的語文教學就是以她為中心。

鄭飛老師快要五十歲的人了,年輕的時候,也是一位幽默風趣的語文老師,深得學生的愛戴,在他的手上也出過許多優秀的學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教學熱情已經消磨殆儘,現在已經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不在乎學生成績的高低。

當所有老師都在關注這次期中考試的時候,他卻是顯得很淡然。

候莎老師還是很憂心忡忡的,老是擔心自己班上的學生考不過華誌安班上的學生,所以在吃飯的時候,不斷的唸叨著說道:“目前最高分已經在華誌安班上了,如果我們班冇有幾個一百二十分的,那我們班就徹底比不過華老師班了。”

鄭飛倒是勸解她說道:“成績的高低,全在乎學生自己,跟老師的關係真的不大。一個聰明的學生,你隻要點到位了,他就肯定能考出成績來,一個笨學生,就是把他抱在懷裡,也考不到分數出來,所以你心理一定要看開,不能糾結。”

“你看我,從來不在這個事情上麵跟自己過不去,我也常跟學生說,隻要你們用心的學習了,就行了,至於考得怎麼樣,不要放在心裡。”

候莎說道:“我也不想糾結啊,但是要是考得太差了,我心理還是很難受的。你想想,當初分班的時候,都是平行分的,學生的素質都差不多,應該成績也不相上下啊,如果差距大了,那就是老師的問題。”

鄭飛聽了,臉色尷尬了一下,說道:“你要是這麼說,我這語文就教不下去了。我跟你說,語文這東西,隻要學生能考到一百分,就是好成績,語文學科跟其他的學科不一樣。”

候莎忙也尷尬的笑了笑說道:“鄭老師,我不是在說你,我是說我自己,嗬嗬……”

鄭飛擺擺手說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知道我教書不如你們用心,你看我從來就冇有看學生早讀,有時練習冊都懶得批改。我們班是肯定考不過你們班的,我有自知之明。”

華誌安聽了,也就走到他們一塊來吃飯。

鄭飛和候莎見了他,都真誠的向他打招呼,候莎說道:“我有一種預感,你們班的成績一定很好,我現在就祈禱不要比你們班差太多就行。”

華誌安說道:“這成績還冇有出來,你們就說我們班好,假如我們班比你們兩個班都差,那該怎麼解釋呢?”

候莎忙說道:“不可能的,這兩個月來,你的教學情況,我們都是看在眼裡,你抓早讀,抓學生練字,然後規範學生學習方法,我能明顯的感覺到你們班大不一樣了。”

鄭飛也說道:“你們班很多學生在六年級的時候,都在我們梅西學校讀書,他們調皮搗蛋不學習,我們都是親眼看到的,像蘇磊、童宇、張傳民、梅世舉這些,哪裡像一個讀書的孩子呢,你看在你的教導下,他們都爭著學習,這能不出成績嗎?”

鄭飛說著,看著華誌安說道:“我以我將近三十年的教學經驗告訴你,你們班這次考試一定好。有道是一份努力就是一份成績,絕對不假的。”

候莎也是點點頭說道:“華老師,我上午也聽了你和古老師之間關於作文評改的談話,覺得真是長了見識,以後有時間,我還要向你多多請教呢。”

華誌安忙說道:“請教不敢當,相互學習吧。說實在話,我心理也在打鼓,就是怕這次學生考砸了,這兩個月時間太短,對學生的教育不夠啊。”

-